浏览:--次
2025-03-26 14:38:03
类型:
公司新闻
再获突破!华泰期货最新研究成果首入国际期货权威期刊
近日华泰期货研究院副院长兼全球衍生品策略首席罗家俊博士,成功地将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JFM)上。文章以《Can Storage Momentum and Its Difference of a Nonferrous Metal Predict Price Return?》 为题,首次提出“库存动能”(Storage Momentum)及“库存动能差分”(Momentum Difference)指标,并应用于预测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价格收益率。这是中国期货公司首次将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JFM这一全球顶尖的期货市场研究期刊上,彰显了华泰期货在金融衍生品领域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库存作为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库存水平的准确预测面临较大挑战。库存变化背后复杂的市场机制更是难以精准刻画。罗博士创新性地提出“库存动能”和“库存动能差分”指标,捕捉库存增长或下降的速度及其变化趋势,更精确地衡量市场供需变化的动态特征。该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静态库存预测方法的不足,能够更灵敏地反映供需趋势的转折点。该项研究提出了新的估计方式, 采用ARMA-GARCH模型、加权最小二乘法和随机加权启动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如Newey-West t检验)的局限——这些方法假设数据具有有限矩,而实际金融数据往往不符合此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在重尾分布处理时比传统方法更准确。此项研究为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提供了更稳健的工具,更科学的方法。
研究发现,新方法对铜、铝、锌和镍的预测效果显著,尤其是在铜、铝和镍的市场表现方面更加明显。值得关注的是,新方法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这种潜在的AI融合不仅顺应全球金融数字化趋势,还为市场分析与决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非金属交易领域。
罗博士指出,该项创新方法不仅拓宽了库存预测的应用范围,而且为投资者与金融机构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供了更可靠的决策依据。此项成果与习主席倡导的“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以科技创新和数据驱动为核心,既提升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又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向智能化与高质量发展迈进。
此次研究的国际合作团队人员包括日本和美国的研究者,彰显了华泰期货整合国际资源、开展全球化研究的能力。华泰期货通过战略布局华泰(香港)期货有限公司和华泰金融美国公司两大海外平台,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衍生品领先研究地位,也为中国金融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声誉。未来华泰期货将继续拓展其研究领域,与全球学术界和行业领域的伙伴们深化合作,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罗家俊博士持有美国精算师(FSA)、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于2023年1月加入华泰期货。2023年12月罗博士应邀访问沙特社保基金(GOSI),成为首位受沙特政府邀请为政府官员提供金融培训的华人专家。罗博士此前曾担任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精算研究所所长,并曾应沙特邀请为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创建商学院并担任交易中心主任。
华泰期货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2025 Huatai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05081726号-4 ] 华泰期货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30号